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可再生能源增量永磁发电机组

0

登记号:G20230168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电磁学;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永磁发电机

绿色分类:其他清洁能源;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可再生能源增量永磁发电机组
成果登记号: G20230168 学科分类: 电磁学;
绿色分类: 其他清洁能源; 项目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永磁发电机      
推荐单位:

中联氢能电力科技(安顺)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其他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1.技术名称

可再生能源增量永磁发电机组

2.技术类型

全生命周期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

3.适用范围

光伏、风力、水力、煤电、分布式发电充电站

4.技术简要描述

一种叠加式永磁转子专利号ZL2017 2 1618645.7,利用传统电能转可再生能源永磁能技术+杠杆传动+电力新型发电装置进行发电,是一中低能源消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全年发电解决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的痛点主要是火力发电严重污染环境,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又严重受自然条件制约,实现环境效益友好。

5.技术信息

规格:总300KWH-3000KWH,体积80-500立方米,总重量50吨-300吨

6.商业应用情况

全国首家中联氢能电力科技(安顺)有限公司,备案50MWH可再生增量发电站一座,备案号:2020-520421-44-03-004524,一期300KWh已安装完成测试。在南方电网并网工作流程中。二期16套x3000KWH预计20201年安装完成并网。

7.希望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得到的帮助/支持

(1)尽快协调并网工作;(2)成功并网后快速推广应用,为清洁能源碳中和贡献一点力量。

8.设备投资

建设期当年投产,全套系统设备一次投入每千瓦时人民币15000元左右(不含土地费)。设备寿命35年以上,已有工程改造只需购买发电机和控制系统设备投资约在10000元每千瓦时即可完成。

9.年运行维护费

无原材料、生活用水极少、照明用电、值班人员工资一天4人、设备折旧费8年计提、修理费极少(基本没有)、管理费智能云端管理。总费用每度电0.06分人民币。

10.投资回收期

用户电费在人民币一元以上的国家两年收回投资,国内需要4.3年收回投资。

11.附加效益

碳排放交易收益。节约用地收益,建设周期短投产快的提质增效收益,不用长途输送配套的收益。

12.综合效益

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增量永磁发电系统运行良好,实现了度电成本0.06分钱人民币,运维成本极低,设备寿命35年;抗15级台风。利用传统电能转可再生能源永磁能技术+杠杆传动+电力新型永磁发电装置进行发电,是一中低能源消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零碳发电方式。

13.障碍对技术转移影响等级

(1)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政策,本技术是突破0到1的技术;实现应用场景难;(2)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障碍,政策落实有效性不足。

14.技术成熟度

技术成熟度高,该技术目前市场空白,行业领先首创,电动机-减速机-增量永磁发电机-并(离)网控制系统,与4G物联网实现实时监测数据。可实现远程控制智能系统。

15.技术适用性

占地面积少,结构简单已安装,节能环保。可结合风力、光伏、储能发电、火电、水力发电,新基建分布式发电站、发电充电站等。不受地缘和上下游资源制约,无原料短缺问题,无辐射。

16.技术稳定性

全是机机械运行,温升低,低速永磁发电机直径4-6米无降温设备,对环境无影响,技术参数只是2000米海拔以上需要调整发电系统配置,其它没有什么敏感程度。

17.技术安全性

该技术非常安全,做到零排放零污染,市场接受度只需要提高并接受科技前沿认知即可。

18.技术转移推广障碍

当地居民对该技术的接受程度低

19.知识产权转让

一种叠加式永磁转子专利号ZL2017 2 1618645.7,自有知识产权。


姓名: 左秀婷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
电子邮件: zuoxt@sstec.org.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