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农牧交错带草畜耦合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0

登记号:G20177083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农牧业发展 草地植被恢复技术

绿色分类:生态农业;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农牧交错带草畜耦合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成果登记号: G20177083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生态农业; 项目关键词: 生态系统  农牧业发展  草地植被恢复技术    
推荐单位: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北京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针对农牧交错带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在农牧交错带东段、中段、西段分别建立草畜耦合、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利用、舍饲和半舍饲家畜养殖3个试验示范区,通过构建饲草料供应体系、草畜优化配置和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探索解决草畜耦合高效生产的理论机制和关键技术问题,推动草地畜牧业产业化,促进受损农牧复合生态系统恢复及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该项目成功筛选出适应农牧交错带不同地域的饲草料品种34个,在退耕地一年生混播饲草料基地、粮(油)草混播人工草地、混播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和草田轮作等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构建了优质高产人工饲草料基地建立及加工技术体系;以消除空间系统相悖因素并促进农牧业协调发展,实现植物生产系统和动物生产系统的耦合为核心理念,研制成全株青贮玉米的肉牛育肥技术、确定利用秸秆混合苜蓿干草、葵花饼育肥牛羊技术和农牧交错带牛羊易地育肥季节畜牧业技术模式等,构建了农牧交错带草畜耦合与农牧生产力提高综合技术体系;从植被、土壤以及管理方式入手,结合草地的载畜率优化技术,研发成功新型松土补播机械改良退化草地、综合提高草地生产力、结合舍饲划区轮牧天然草地持续利用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以土地修复为核心的草地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围绕草畜耦合主旨,基于界面生态学和能值理论,首次开展了农牧系统耦合经营交互效应分析,探讨了农牧交错带几种生态系统类型转变机制,原创性提出农牧交错带"生态裂谷"及草地退化30%"盖度阈值",为深入研究农牧交错带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目于2010年通过了成果鉴定验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总体上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国际领先. 2006~2010年,共示范推广天然草地植被恢复面积8700hm<'2>,辐射带动面积近10亿亩,建立人工草地6200hm<'2>,12个育肥基地,示范育肥牛羊8万头只,改善羔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幼畜死亡率降低50%以上,结合育肥技术加快羔羊出栏率,经济效益提高30%,初步实现产业化.2010年以来,项目继续开展后续推广工作,主要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黄河中上游植被恢复治理、东北黑土地退化土壤整治、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牧还草等重大工程中,同时向农牧交错带及毗邻地区辐射示范推广,推广面积增加45000hm<'2>,合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36960.2万元.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