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及《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23248-2009)

0

登记号:G20173975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水利工程;

关键词: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 海水处理 工业冷却用水

绿色分类:节水及非常规水源利用;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及《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23248-2009)
成果登记号: G20173975 学科分类: 水利工程;
绿色分类: 节水及非常规水源利用; 项目关键词: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  海水处理  工业冷却用水    
推荐单位: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天津 知识产权:
简介: 点击查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万吨级海水循环冷却技术与装备研发”课题,编号:2006BAB03A07。背景:据统计,城市用水中约50﹪是工业冷却用水。面对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开发利用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特别是工业冷却用水,意义深远,势在必行。中国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经过“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的科技攻关,技术已经成熟,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应用阶段,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加以指导和规范。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以“三剂一塔”关键技术为主干,围绕国推标准《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23248-2009)》,提出了11项国标、22项行标和2项企标共计35项标准,内容涉及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运行管理、分析方法、产品及职业技能等方面。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及《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23248-2009)》突破《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水质标准要求禁区,在中国首次提出以海水替代淡水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并创立中国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的指标体系,实现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标准创新。《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为中国海水循环冷却技术领域首部国家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具有普遍适用性,达国际先进水平。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标准体系框架及GB/T23248-2009,经过实验室研究和百吨级工业试验和千吨级、万吨级示范工程的反复验证,科学合理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适用于以海水作为补充水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凡达到上述控制指标要求的海水循环冷却系统,其运行状态是稳定可靠的。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于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2套10万吨级示范工程和中海油深圳电力有限公司万吨级示范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中。⑥历年获奖情况:⑴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⑵2007年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⑶2006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科研东路1号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