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罗非鱼耐寒新品种的选育

0

登记号:G20175169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学科分类:农学;

关键词: 品种选育 罗非鱼养殖 越冬养殖

绿色分类:生态渔业;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罗非鱼耐寒新品种的选育
成果登记号: G20175169 学科分类: 农学;
绿色分类: 生态渔业; 项目关键词: 品种选育  罗非鱼养殖  越冬养殖    
推荐单位: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业
国家/地区: 广西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针对中国亚热带地区罗非鱼养殖缺乏耐寒品种,在寒灾和早春期间罗非鱼因低温出现大量死亡,2008年国家科技部下达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罗非鱼耐寒新品种的选育》,该课题的实施旨在提高中国罗非鱼产业抗寒灾能力,延长罗非鱼的年有效养殖周期,降低越冬期间以及早春放养的死亡率,保障罗非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该课题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专门化品系选育法和配套系筛选等现代育种技术,建立罗非鱼耐寒性能的评估体系,构建了美国品系奥利亚罗非鱼和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的基础群和核心群各1个,种群数量900组,完成了这2个品种二个世代的专门化品系选育。其中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P2代与P0代相比,其平均半数致死温度降低了13.95%,平均相对存活率提高了26.34%,平均生长速度提高了18.90%;美国品系奥利亚罗非鱼的P2代比P0代的其平均半数致死温度降低了15.8%,平均相对存活率提高了26.3%,平均生长速度提高了11.1%;利用P1代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作为母本与P1代美国品系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套系组合的筛选,获得耐寒型尼奥配套系优秀组合2个,其商品杂交鱼的半数死亡温度、相对低温死亡率分别比普通尼奥罗非鱼降低了30.00%、26.9%,产量提高了12.9%、38.7%;课题获得耐寒相关基因4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科技论文8篇;培育研究生3名。课题生产耐寒型尼奥罗非鱼商品苗种1667.4万尾,产值100.3万元;建立示范基地2个,面积2025亩;示范养殖1173亩,生产商品鱼1431.29吨,产值1398.37万元,新增产值369.55万元;在广东、广西两省辐射养殖7074.1亩,生产商品鱼4479.21吨,产值4246.9万元,新增产值750.56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课题在国内首次育成耐寒型罗非鱼配套系杂交组合,突破了中国亚热带地区罗非鱼越冬养殖难的技术瓶颈,为实现亚热带罗非鱼全年连续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研究成果总体居国际先进水平。课题所取得只是阶段成果,尚不足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的瓶颈问题,今后还需要继续开展罗非鱼耐寒品种的研发,以便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青山路8号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科技信息网